差五分十點,全國政協副主席、科技部部長萬鋼走進會議室,接受媒體專訪!笆紫雀兄x大家對科技工作的重視。我?创蠹覍懙
文章,這對我來說也是一個學習的過程。今天是個非常好的機會,和大家聊聊‘十一五’科技方面取得的成績,同時也找一下我
們存在的問題,迎接‘十二五’攻堅時刻!
履職科技部4年,萬鋼眼角皺紋已現。不變的是他儒雅沉穩的氣質、開放隨和的談話風格,依然讓人如沐春風。
記者: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這句話在我國應對國際金融危機中,又一次得到了證明。您能簡要談談“十一五”期間,科
學技術對國民經濟發展起到什么樣的作用嗎?
萬鋼:我舉個最近的例子——65納米刻蝕機。這是生產芯片的主要裝備。我要講的是,我們不僅研制成功這個設備,更重要的
是掌握了65納米刻蝕機的全套工藝,申請發明專利800項,各項技術指標均達到國際主流技術水平,現已進入批量生產。5年之前,我
們這個產業是零;5年以后的今天,我們有了主要裝備,有了國外訂單;5年以后我們還會形成產業鏈。這就是為什么我們國家高新技
術企業能在金融危機中逆市而上的原因。
再給大家講個故事。前一段時間我去西藏日喀則吃了一道菜——大豐收,綠油油的和北京完全一樣。我當時特別驚訝地問:“
這都是你們自己種的?”陪同人員告訴我,對口支援的上?萍既藛T教會了他們如何在大棚里種蔬菜。大家想過沒有,我們習以為
常的便利生活都得益于科技的發展!笆濉币巹澲,黨中央再次提出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根本出
發點和落腳點,這也是未來五年,我們發展科學技術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
5年以來,黨中央、國務院確定的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創新型國家的決策已經深入人心。2009年研究型大學的科研經費大
約是727億,其中來自企業、社會的橫向經費,與來自國家的縱向經費相比大概各占50%。去年,中央財政資金在科技領域投入大概
為1512億元,帶動全社會用于研發經費的支出達到5800多個億。這5800多億元中的70%是由企業所完成的。這說明什么?說明大家
都已經認識到,經濟發展需要更多依靠科技創新驅動,科技進步和創新是加快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支撐。
記者:我們從生活經歷中也感受到,現在科學技術轉化為生產力的時間在縮短。能否說經過這些年的努力,曾經長期困擾我們
的“科技和經濟兩張皮”的情況得到解決了嗎?
萬鋼:所謂科技、經濟“兩張皮”的問題,是在計劃經濟體制下科技和經濟各自為政、無法互通的情況下產生的。黨中央在上
世紀80年代提出“經濟建設必須依靠科學技術,科學技術工作必須面向經濟建設”的科技工作基本方針,是很科學的。近幾年,中
央反復強調把科學技術轉變為現實生產力,我覺得講得十分精辟。